“【节日阅览】我的学生我的班:一位青年大学老师的1919”
▲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大红楼(摄影/宁颖)
新闻网站“马老师! 你那本《说文解字六书辩证法》进展如何? ”。
“哎呀! 现在的学生发散性思维很强呢。 我开的老庄哲学这门课,如果不参考佛学,我觉得知识储备不够。 ”。
1919年,北大哲学系青年教师马叙伦,34岁。 学问极为认真的他,对学生极为负责。 为了非常充实的备课,学生们做了专题讲座。 他翻阅了桌子上的日历——5月4日。
办公室的老师们争论说,各大高校的学生蜂拥到天安门,拒绝北洋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胶济铁路的要求,同时严惩汉奸,有的学生直奔外交总长曹汝霖的官邸赵家楼。
马叙伦的心平静了下来,他闭上了课,忧心忡忡地嘴里说:“我们学生不危险吧? “嘟哝着说。
旁边有信息通信的老师,“听说法学系的许德也和化学系的蔡海观都被逮捕了! ”。
5月4日这一天是在紧张的气氛中度过的,老师们为学生们捏着汗。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随着爱国学生的逮捕,事态扩大,从北大开始,北京的法政、医学、工业、农业等专科学校、两所高等师范学校、朝阳、汇丰等私立学校、学生掀起了停课的热潮。
北大老师也走上街头,文学院院长陈独秀将写有取消对日密约、罢免卖国官员的《北京市民宣言》塞进西服口袋,爬上城南的“大世界游艺园”的山顶,将传单撒得雪片一般。 结果,陈教授也被北洋政府逮捕。
免责声明:世界报业网打造免费收录提交等多维一体功能的网站推广平台,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