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信用小康指数96.4:新媒体不能总喊“狼来了””
新闻网站独家特辑
文|《小康》·新闻网记者郭玲
在多元化传播的格局下,公众对真实新闻和声音的诉求越来越迫切。 《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报纸、电视、杂志、广播居媒体公共说服力排行榜前四位,均为以前传播的媒体。
“自媒体、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带来了骚动的舆论环境。 但宽松并不意味着可以自由解开,价值的多元性不是主导,自由度越高,就意味着越需要公众有说服力的主流声音。 ”。 业内人士曾经这样形容在多元传播结构下主流媒体的公共说服力价值得到了强调。 “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的调查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调查显示,报纸、电视、杂志、广播位居媒体公众说服力排行榜前四位,都是之前传播的媒体,这一结果与2019年的排名结果一致,微信、微博、新媒体紧随其后。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和社会交流媒体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目前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以前传入的媒体与新兴媒体、媒体与受众相互作用一体化的媒体融合时代。 媒体时代彻底打破了以前流传下来的单一传输结构,强调了多元传输结构的特点,即传输主体中青化,传输副本碎片化,传输方法呈现出多样性,传输速度达到了零时差。
统计数据显示,70%以上的碎片化信息来自社会交流媒体,而不是以前流传的主流媒体。 读者经常亲眼看到自己所谓的自己,把自己亲耳听到的东西发到朋友圈、微博、网络社区、相关论坛。 在“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的调查中,对于“你认为微信发布的新闻中,可靠的新闻、谣言、假消息的比例大概是多少”的问题,有33.5%的回答者表示“谣言、假消息越来越多” 选择“不明”的回答者为27.0%; 只有8.6%的回答者认为“值得信赖的新闻在增加”。 相对于前两年回答“可靠消息不断增加”的人,2019年占22.1%,2019年占39.1%,但今年的比例降至8.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态度的变化。
另一个数据同样值得观察。 “对于新媒体,您觉得新闻的可信度如何? ”的问题,62.9%的回答者“信任度低”,33.5%的人“不知道”,“信任度高”只有3.6%。 “营销水分多,刷和购买点击量猖獗”“文案生产流程缺乏“封闭者”“选题低俗诱人的目光”是影响公众对新媒体信任度的三个主要因素。
媒体的说服力是媒体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任的职业质量和能力,是衡量媒体权威度、美誉度的重要标尺,也是信息舆论传播力、诱惑力、影响较大的存在基础。 在多元化传播的格局下,公众对真实新闻和声音的诉求越来越迫切。 媒体说服力的高低决定了舆论的影响之大。 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公共说服力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最近尖锐批评过个别新媒体的一点方法。 白岩松说:“有一段时间,媒体一直称‘看到疫情没有消息’,但最近媒体说‘没有报道南方1100万人以上的灾害’,很抱歉,我稍微睁开眼睛就觉得自己写的是谎话,怎么样?” 是为了流量和流量之后的好处吗? 还是制造对立来撕裂,哗众取宠,带节奏? 这种类型的操作,其实是舆论洪水,危害很大,应该出头。 ”。
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岩松等人就“全民为‘记者’、记者在做什么”的话题,组织了情报界和学术界的众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记者认为,根据其专业性特点,在有利于掌握和传播事实,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时代,要敢于潮位,实事求是,准确诱惑,严格遵循信息传播规律,切实增强媒体公众的说服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郑远芹在其发表的文案中指出,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约束机制,用法律法规维护媒体传播秩序,规范媒体人的行为,是增强媒体公众说服力的极其重要的措施。
(《小康》新闻网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在《小康》年8月号上
免责声明:世界报业网打造免费收录提交等多维一体功能的网站推广平台,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