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扶贫之后,乡村振兴接班?”
新闻网站独家特辑
记者麦婉华
这一年是在2007年决战中战胜贫困的攻防战中获胜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 这一年中,关于扶贫的采访确实不少。 这两个月,我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和广东梅州等地进行了扶贫攻坚的报道。 其中有很多关于扶贫模式的认识,以及扶贫攻坚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思考。
来到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火炬村的老支书彭玉先家,我看到这个村子里保存着以前流传下来的布依族村的特色。 房屋建筑的主体是砖木结构,共有两层,与昔日布依族人的生活布局基本一致。 但是,另一方面,保存着这些民族特色的民居旁边,很多庭院里停着自己的轿车。 这种新老融合的景象是乡村脱贫后的缩影。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精准扶贫的产业基础。 比如刚才说的彭玉先,他们村很多人参与贵州特有的梨栽培产业,从过去很穷,到现在有车。 产业扶贫是消除贫困的关键。 过去的扶贫不过是“输血”,失败后农户无法自力更生。 有了“造血”产业,无论是自己种植还是就业,农户都能长期维持稳定的生活状态。
因此,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后,各地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防止贫困地活力减退。 乡村振兴是扶贫攻坚后时代应走的道路。 我看到摆脱了一点贫困的地方已经走在了前面。 例如,之前去广东珠海采访乡村振兴,我认为中国农村应该这样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特色迅速发展,这是不可动摇的产业基础。 许多乡村有自己的特色产业,维持着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有了经济基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不可缺少。 乡村应该不是过去肮脏的代名词,而是接近自然,享受舒适生活的宝地。
其次,人的素质也需要提高。 随着乡村环境越来越美,很多人更珍惜那个地方。 如果地方政府重视素质教育,同时大力推行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政策,乡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个地方小康不小康,农村是标杆。 农村脱贫攻坚后,如果切实实行乡村振兴战术,就能防止可能出现的脱贫问题。
(《小康》新闻网独家特辑)
本文刊登在《小康》年6月中旬刊上
免责声明:世界报业网打造免费收录提交等多维一体功能的网站推广平台,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