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大发现!回顾我国抗战时期“一滴油一滴血”的油田开采感人历史”
新闻网报中国海油22日报道,中国渤海再次获得大型油气发现——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亿吨级油气当量,进一步夯实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对海上油气田稳定生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渤中13-2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40公里,平均水深约23.2米。 据测试,这口井平均日产原油约300吨,天然气约15万方。 受到网民的赞赏。
相关信息视频的截图
我国石油开采频率登报,一代石油人的艰苦奋斗是不可缺少的。 让人联想到抗战时期,我国初期的石油人也有奋斗的感人故事。
青海的长云让雪山昏暗,孤城远远望着玉门关。 黄沙身经百战,破楼兰终不还钱。
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仿佛有穿越时间的魅力。 每次看完,合上卷闭上眼,脑海里突然冒出了古战场的杀伐声,刮起了萧条的边风。
实际上,越是好的诗,越有开放的想象力空之间的多重说明性。 就像“一千个网民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如果诗解网民变成石油人,那将是另一个宏伟的景象。
“青海”油田的话,从大烟囱里冒出“长云”。 “孤城”是工程师研究所“黄沙百战”是一代石油人的奋斗,“穿金甲”是向更深的地方勘探。 “破楼兰不还”,具有多重内涵。
既是发现新的油矿,也是技术突破,还是“清洁油品行动”的胜利。 因为,我们最终想要的不是“长云暗雪山”,而是“白云蓝天”。
80多年前的抗战烽火岁月,我们老一辈的石油人,在困难的条件下,为奉献国家的清洁油品而努力。
1939年,玉门油矿钻探
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石油被日本封锁,因此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决定开采玉门油矿。
1938年冬,石油地质学家孙建初率领8人骆驼队到玉门老君庙勘探油田。 大家渴了就吃雪,饿了就吃面包,走了四天后,终于发现了河床上流淌的原油。
同行的石油开采专家很严格,带来了蒸汽动力吨钻、德国旋转钻,打了第一口油井。 虽然是浅层油,但抗战时期大家都很重视“一滴一滴的汽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家又打了几口油井,打到第四口的时候,出现了井喷,说明大火烧毁了机器,但是石油储量非常丰富。
接着,8号油井的井喷更大,吹倒了地面才停止。 德国的钻头没有防喷装备,人在井喷时无法关闭闸门,所以从美国进口了自动遥控防喷装备。
但是,从被运到印度开始,通过从滇缅公路穿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运输,到被运到地方,零部件不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最后大家拼凑了两份可以使用的东西。
驼峰式运输机
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大家还开了三十多个油井。
没有精油机器,自己制作。 如果没有分馏塔,就会有想法,用泵从河底往山上浇水。 如果没有柴油发动机发电,就焊接两个大锅自己精炼。 虽然油因温度而异,但还是按照煤油、柴油、汽油的顺序搅拌了!
当然,冷却用水没有温度来测量水温,所以大家都用手试了一下。
不,我留下来,大家用土法提炼油。 等到美国机器到达,抗战都胜利了。
因为是土法制油,所以每天每口油井只能精炼1000桶以上。 运送油的重型卡车在道路上消耗三分之二。 例如,如果你运三桶到重庆,到了地方就会剩下一桶。
虽然产量少,但是油品非常好,汽油的硫含量非常低,不解决就可以直接使用。 解决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也减少了。 在抗战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老一辈石油人的生态保护意识多么强烈。
老一辈石油人还有另一个创造性的环境保护动向。 就是用植物油提炼轻油。 这也是“无条件创造条件”的例子,结果油品变干净了,森林也得到了保护。
本来,抗战时期日军封锁,国外汽油进不去,国内植物油出不来,四川军阀刘湘不得不砍伐森林。 石油化学家金开英在南京做实验,发现植物油可以提炼轻油,然后去四川开植物油炼油厂。
经过金开英团队的研发,不仅可以提炼桐树油,还可以提炼各种菜油,可以出汽油、煤油、柴油。 因为不使用催化剂,自然分解、蒸馏,不涉及不需要的化学成分,所以非常清洁,油品特别好。
当被问到还能熬制什么样的油时,金开英自豪地说:“除了酱油之外,什么油都可以做。”
这就是老一辈石油人的本意。
老一辈石油人没有条件,创造了条件,保证了油品清洁,早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现在我们要在技术发达、各方面条件齐备的情况下,战胜清洁油品的行动,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继承老一辈的精神,有“黄沙百战穿金甲,破楼兰不还”的底气! (子华)
免责声明:世界网站目录大全打造免费收录提交等多维一体功能的网站推广平台,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