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医保电子凭证让医疗报销驶上“高速路””
新闻网站独家特辑
文/杨鹏
从长远来看,国家医保新闻平台生成的医保电子证书落地,为实现异地结算搭桥铺路,最终促进医保报销走上“高速公路”。
11月24日,全国医疗保险电子证书发布仪式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 据了解,医疗保险电子证书是全国医疗保险在线业务的唯一身份证件,投保人可以通过国家医疗保险app,也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 Alipay )等经国家医疗保险局认证认可的第三方渠道启用录用。 这意味着,今后,全国投保人将“看病不卡,只使用医疗保险代码”。 目前,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广东7个省(市)的部分城市将相继开通招聘。
在医疗保险证书出现之前,各地在电子证书行业进行了很多尝试。 例如电子驾驶执照、身份证、电子结婚证等电子证件,使“数字化生活”从抽象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如今,在这个 “网络+”时代,顺应了医疗保险的潮流,“加法”。
从年12月国家卫健卡颁发的《关于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中可以看出,“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情况下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卡(码)通”,目前全国部分地区只采用了医疗保险电子证书。 在“典型示范、阶段性宣传”成为普遍肯定的决策实施惯例的情况下,医疗保险电子证书下一步的关键必然是“从有到多”,扩大招聘范围实现全面覆盖。
医疗保险的电子证明可以实现简单的买药不打卡、医院挂号取药、药店用医疗保险代码支付等功能。 甚至可以在看病时拿着手机用代码轻松付款。 不带手机可以“刷脸”。 与实体卡和其他电子卡相比,方便快捷、应用场景丰富、安全是医疗保险电子证书中没有的天然特征。 但是,医疗保险电子证书并不像物理卡虚拟化那么简单,医疗保险电子证书带来的不仅仅是医疗保险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优化和升级,更是人们期待的功能,也许是弥补“短板”。
笔者认为医疗保险行业急需补充的短板是医疗清算环节便利性和公正性的缺陷,特别是对流动人口而言。 我国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也相应增多。 庞大的流动人口提出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的诉求越来越迫切。 遗憾的是,截至今年4月底,跨省异地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16761家,二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14136家,国家平台备案人数403万人,明显受益的还有部分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异地就医。
诚然,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的阻塞点较多,如不同地区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政策规定差异较大的各地新闻化建设速度较慢,但也有不容忽视的地方。 正如国家医保局此前指出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运行20多年,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难以适应医疗保障管理的现代化要求,这就建设了全国统一、技术先进、数据集中的医疗保障新闻体系,支撑了医疗保障改革的快速发展
提高医疗保险公共服务的公正性、便利性,进一步应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服务的诉求。 这是公众的期望,也是推进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 由于医疗保险电子证书标准全国统一、跨地区相互认同,投保人可以据此在全国开展医疗保险业务,这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的医疗保险异地互通难题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条件。 从长远来看,国家医保新闻平台生成的医保电子证书落地,是为实现异地结算搭桥铺路,最终将医保报销纳入“高速公路”。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在关于国家医疗保险新闻平台的描述中有“明年建成”的详细术语。 今年的医疗保险电子证书一出现,年国家医疗保险新闻平台建成,面对这样的推进速度和力量,人们有理由期待外国人医疗保险的报销很快会像当地人一样方便快捷。
(作者是资深媒体人)
(《小康》新闻网独家特辑)
本文刊登在《小康》2019年12月五旬节
免责声明:世界报业网打造免费收录提交等多维一体功能的网站推广平台,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