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不是谁都可以像苏老太那么幸运”
新闻网站独家特辑
陈奇
独居的老人能像苏老太一样幸运吗? 在舆论的赞扬声中,在老龄化加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自己养老前景的担忧有多明显?
近日,浙江宁波孤独老人苏美云去世3年后,生前申请的宅基地面临拆迁,突然出现超过百万元的遗产。 最终,一半的遗产分给了照顾苏老太30年的邻居徐惠明。 新闻一时引起热议,徐先生的善举令人钦佩,调解法院、服从民心的方法备受赞誉,此事也折射出人们对养老问题的担忧。
法院、村委会、舆论之所以公认徐先生无愧,是因为他确实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初,徐先生把苏先生接到自己家里住在一起,2008年徐先生的房子被拆迁,他又出钱给苏先生在村子里租房,经常看望老人。 年,92岁的苏老太去世了,徐先生为她举行了葬礼,并购买了墓地。 徐先生长达30年的善举得到了村民的共同赞扬,村民委员会不仅没有收回宅基地的全部权利,反而将其视为苏先生的遗产,同意在拆迁宅基地时,将老人的遗产的一半分给徐先生。 我国继承法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被继承人赡养较多的,可以分配适当的遗产,案件法官巧妙地结合法律规范和社会情理,对无赡养义务者仁善之举形成前瞻性激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更令人高兴的是,为了倡导徐先生这一慈孝行为,村集体决策无疑将所占苏老太遗产作为节日福利向村里的老年人每人发放,进一步扩大了这一事件的社会效果。
“千金买房子,万金买隔壁”苏老太没有孩子也没有女人。 能遇到像徐先生这样的好邻居,享受92岁的高龄,确实是她的幸运。 徐先生分得一半遗产,也可以看作是他多年来对善行的回报。 但是独居老人能像苏老太一样幸运吗? 在舆论的赞扬声中,在老龄化加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自己养老前景的担忧有多明显?
根据中国快速发展研究基金会今年6月发表的《中国快速发展报告: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与政策》,2035年至2050年是中国老龄化的高峰期。 据预测,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近5亿,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独居的老年人确实是在老龄化趋势中受到冲击的群体。 如何“优雅地老去”,已经摆在了很多人的面前。
世界上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分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 在我国,居家养老这种以前流传下来的模式仍然是主流,但随着子女无力、独居老人群体越来越庞大,其他两种养老模式必须承担更重的负担。
作为社区养老的补充,“时代银行”这种互助养老模式成为各地积极探索的养老新模式。 “时间银行”是指为老年人、独居者或特别是人们提供志愿服务,储蓄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老年人需要帮助时,接受时间交换服务。
在南京“时代银行”试点中,低龄老人为志愿者主力,年龄50岁至70岁的比例在60%以上。 低龄老年人的数量庞大充裕,为老年人服务,他们更能产生共鸣,表达为自己的“老大哥”“姐姐”的信息会比年轻志愿者更顺畅。 对志愿者来说,一方面积累了获得未来照顾的“分数”,另一方面实现了自我价值,拉近了近邻之间的感情。 从社会效益来看,这种模式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大大缓解养老机构在短期内的供给和服务方面的压力。 当然,“时间银行”还处于试点阶段,如资格审查、信任保障、“时间账户”异地换算等问题还没有充分确定、统一,需要政府努力进行顶层设计。
目前,民政部已确定将“时间银行”纳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旨在在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可宣传的运行模式。 对于独居老人来说,像徐先生这样的“中国好邻居”是遇不可求的,所以这种政府规范、社会调节、居民互动互助式养老,也许能让更多独居老人像苏老太一样幸运。 (作者是资深媒体人)
(《小康》新闻网独家特辑)
本文于《小康》年11月上旬刊登。
免责声明:世界报业网打造免费收录提交等多维一体功能的网站推广平台,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