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战术与预测:乡村建设在行动!”
新闻网站独家特辑
文|《小康》·新闻网记者刘建华
近几年来,“乡村建设行动”成为各地“十四五”计划编制中的高频词。 “村计划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建设”……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备受瞩目。
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确定了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施农村建设行动,把农村建设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如何实现美丽乡村、乡村的振兴,是当前各地方主政官的头等大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通过长时间的实地采访,《小康》杂志、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全国许多省市的农村环境、村庄集体经济已经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在全面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后,如何巩固成果,防止贫困现象的出现,农民收入
变化与不变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农村建设”再到“农村振兴战术”,这一系列方针政策,重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也及时适应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 图片/tuchong
聚焦优质快速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一进入化麻村,就会看到幽静的世外桃源的景象。 四面环山,目不忍睹,小溪潺潺,翠竹摇摆,村边建的客家围着房子,依山而建……
这里是广州的最北端,也是广州建设美丽乡村的“试验田”。 过去,这里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 经济条件弱,被贴上偏远、贫困的标签。 目前,莲麻村焕然一新,村居环境优美,外国游客众多,作为居民腰包鼓的莲麻村成为广州最具特色的城镇,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旅游、原乡生活体验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比较有效,生活富裕是广州美丽乡村的共同优势。 近年来,广州重视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推进综合治理,深化文明建设向基础延伸,通过扎实的措施形成村民心灵之美,培育农村乡风之美,构建农村人文之美,在共建共享中做大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町的燕磨峪村,是北京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
一进入村庄,就会看到村子的道路被打扫得很干净。 通过改造,村子路边无形的文化墙,现在成了村子里美丽的文化风景线。 村民朱亚清拿着打扫的把手打扫自己家的院子,由于地下管道等也得到了改善,所以她现在不再为水烦恼了。 “自从我们的新农村改造后,现在家里的厨房水也通了,水也通了,村子的环境也很干净,住起来很舒服。 ”
年,昌平区农业农村局结合村庄不同优势,全面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快速发展、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因素,遵循“城镇街道统筹、村民参与、规划指导、部门联审”的大致情况,有效推进了村庄规划工作。 通过统一地下工程、地面工程、农村生活人居环境整治、其他要点工程、施工关系,加强项目管理,使美丽农村建设与其他各方工作人员齐头并进,提高本辖区居民满意度。
改善乡村环境,保持浓厚的乡愁,农村垃圾分类也逐渐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新风尚。 现在的燕磨峪村,随着乡村环境的改善,到处被抛弃后自觉分类,从肮脏无序到清洁,从顽固的旧习惯中培养出习性,全村村容村的容貌“大扫除、大修、大美化”,实现了真正美丽的蝴蝶变。
“美丽农村建设事业是农村振兴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委、区政府的积分事业,按照市级要求,到2022年昌平要完成234个村庄美丽农村的建设任务。 我们开始了127个村庄的建设。 去年11月、12月,我们分两批,对90个村庄进行了市级检查,圆满完成了去年的市级任务。 一步,农业农村局夯实农村产业基础,作为建设美丽农村事业的要点,建设美丽农村,快速发展美丽经济,使美丽农村建设与经济优质快速发展同步。 ”。 昌平区农业农村局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刘伟做了如下介绍。
探索农民合作社新模式,振兴乡村经济
乡村振兴使农业成为有前景的产业,使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从中央到地方,加速了财政优先保障、金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投资结构的形成。 随着土地要素城乡平等交换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也将不断释放。 随着社会各界更多地投身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将继续深入展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也将全面完善。
山西省大宁县位于吕梁山集中连片特眠区,辖2镇4乡60个行政村,总人口6.62万,是国家扶贫开发事业的重点县、山西省深贫困县。
近年来,在山西省委、临汾市委的大力领导下,多次以习大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大生态文明思想,习大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的重要指示精神,解读“统分结合”的“分”,缺乏“统”,实地 在采购式造林破题下,深化农村改革开局,推进黄河采砂改革,合作经济联合总公司走出去,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大宁县“物归原主、赋权于民,群众事件群众办,
据山西省大宁县委书记王金龙介绍,年来,大宁县整体购房式造林、深化农村改革、黄河采砂等改革累计使村集体收入增加1.48 亿元,其中村集体收入增加1226.8万元,村均为15.34万元。 大众收入增加1.36亿元,全县6357户贫困家庭平均增收21394元,17298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7862元。 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 年10月,获得“山西省扶贫运动坚奖组织创新奖”。
“必须让农民成为农场的主人”洛阳市科技局前副局长吴育谦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抱有许多感慨。 他介绍说,以前务农时种西瓜,农场和农民之间是斗争关系,矛盾不断,纷争不断,但后来他们改变了思路,建议农民投资农场,从根本上处理了这类问题。 “我们告诉农民,以种植草莓为例,2000斤的产量只能赚取土地流转和工人收入。 2000斤以上,我们各分一半。 其实我们的产量是每亩5000到7000斤。 这样,农场和农民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收入。 ”。
“快速发展‘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是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的重大战术措施。 ”。 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组长、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研究组高级顾问戴相龙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国务院印发《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在全国兴起。 该措施比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成功地建设了全面小康。
戴相龙说,现在不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联合组织也发展很快。 浙江省已经从乡到省建立了联盟,同时这种模式在全国19个省已经被推开。 在中央一级,也分发了强调促进农业生产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正式文件。 这已经成为国家的决定,可以说在全国兴起。
另外,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非农业产业向城市集聚、农村生活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也是农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专家强调,我国乡村振兴战术的局面不仅仅局限于农村。 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农村建设”再到“农村振兴战术”,这一系列方针政策,重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也及时适应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术,意味着在我国城乡关系总体格局中,乡村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了深刻的战术调整。 中国农村不仅是接受反哺的对象,也不是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被动追随者,应该成为城乡快速发展中的平等主体之一,成为着力培育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小康》新闻网独家特辑)
本文刊登在《小康》2021年2月的上旬刊上
免责声明:世界网站目录大全打造免费收录提交等多维一体功能的网站推广平台,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